第42章 朕之子房当为卿-《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2/3)页

    “洪武二十三年,河南府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同时也滋生出了大批的山匪、水盗,

    这些人在凤阳四周劫掠过往百姓、客商,最猖獗的时候,竟断绝了凤阳与外界的通道。”

    “后来臣带人去剿匪,可是那土匪的武器竟然比官军还要犀利,不止有弓箭长刀,手中更是有不少火器!”

    “咱们的人吃了大亏,死伤无数,从那以后臣就下令建立武研司,

    臣不为别的,就为咱们手下的人去剿匪的时候,能少死一个是一个!”

    朱元璋闻言动容:“没想到凤阳竟也如此艰难,那你为何不去卫所调兵?”

    “回陛下的话”,苏谨苦笑:“臣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哪里有本事调动卫所的官军?”

    一边的周继先听得颤颤发抖,同时暗恨苏谨:“你好好交代你的事情就是了,扯上老子的卫所做什么!”

    朱允炆这时冷冷地插话道:“既然你研制出了先进的武器,为何不上交朝廷?说,你是不是包藏祸心!”

    苏谨本不想理他,但为了打消朱元璋的顾虑只好继续解释:

    “回陛下,您昨日也看到了,此武器还有不少欠缺之处,依旧有不少隐患,

    若是贸然上缴朝廷,一旦发生走火事故,臣将如何自处?”

    以上,皆是苏谨的肺腑...瞎话。

    不过听到老朱耳朵里,却句句是肺腑之言,他点了点头:

    “你也算不容易,不过朕还是要问清楚,你建这么多新的厂房意欲何为?”

    苏谨忽然哎哟一声趴在地上:“陛下,昨夜臣没有休息好,腰痛忽然发作,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心里噗嗤一乐,清楚这惫懒小子是顺杆往上爬呢。

    不过他没在意:“起来吧,来人,赐座。”

    苏谨嘿嘿一笑:“谢陛下隆恩。”

    他也不客气,在朱允炆的怒视中坦然坐在了椅子上,继续说道:

    “陛下,敢问朝廷赈灾一般如何行事?”

    朱元璋想了想:“拨放赈灾款,开粥棚。”

    苏谨笑道:“如此一来,就能解决百姓的问题了吗?”

    朱允炆在一边很想说能,但他心里也清楚,每次赈灾之事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慢慢熬过去。

    不等朱元璋回答,苏谨笑道:“开设新厂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朱元璋一愣。

    “是”,苏谨理了理思路,轻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