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都赖朱允炆-《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3/3)页

    北平大败,瞿家父子‘战死’,李帅带着他们一路往南跑,差点没一口气跑回应天城去。

    想赢赢不了,输的又莫名其妙,士气从何而来?

    但最伤士气的,还是粮饷。

    洪武爷在的时候,哪怕不打仗,他们也没缺吃少喝过。

    没仗打的时候,只要踏踏实实的伺候好那几亩薄田,总不会饿死人。

    结果新帝一上来呢?

    军官联合本地士绅开始侵占他们的田地,又增加许多莫名其妙的赋税,日子开始过的苦不堪言。

    这还是好年景,若是碰上灾年,军户们那日子过的叫一个惨。

    有些地方甚至都出现鬻儿卖女,割田卖地,卖身为奴的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谁还愿意为了建文帝死心卖命?

    也许官老爷是愿意的,但他们这些底层的军户,却未必乐意。

    士气低迷,最多也就是没有战斗力,也不至于跑都跑不掉。

    但这五千人是怎么回事?

    说来这事都赖朱允炆,没错,就赖朱允炆。

    去年红薯、土豆、玉米的出现,许多百姓家都看到了这些作物的神奇之处。

    甭管好不好吃,至少它高产啊!

    有了这玩意,就不会饿死人!

    但谁知道,随着朱允炆的一道退耕令,百姓家中新开的田地被毁,种子被收。

    还有许多人,因为不愿意退耕或者私藏粮食种子吃上了官司,被抓走后折磨的就剩一口气。

    虽然红薯这些作物,别的地方还不知道,但在山西这一亩三分地上,早传的人尽皆知。

    而被抓的这五千人,他们几乎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泽州府(今晋城一带)。

    断我粮,抢我田,这已经不是愿不愿意效忠的问题了,这是结下大仇了啊!

    这五千人本属李景隆部,陈性善却因信不过他们,将他们安排在前锋位置。

    这下倒好,你陈性善被吓跑了,机会却给他们留下了——

    他们这些泽州军户,压根就没打算抵抗或逃跑,举着武器迎着朱高煦的部队就冲了过去:

    “军爷别开枪,咱们要投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