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造吧,造吧。 想要造作,就要有钱。 想要有钱,就要去提设想。 提了设想如果不通过自然是没钱的,通过了的话,能被学校通过,无危险的话自然没什么,有一定危险程度的设想,就算是通过,学校也会给安排一名老师全程照看。 就好像是挖坑的这几个学生。 他们跟个土拨鼠一样四处挖坑,挖了当然也会记得填回去,就这么差不多过了八个月,这群前阵子几乎每天都把自己整的灰头土脸的学生就组团上了排行榜。 他们做出了专门用来底下作业的地下清淤机器人。 虽然这款机器人既没有头,也没有脚,做工略有一点粗糙,但的确是对排水管道的建造有很大的帮助。 甚至改进一下,还能变成能在地下救人的机器人。 不光学校有奖励,国家也先给了一笔奖励,接着商谈关于这款机器人的购买技术问题。 这几个学生是学校第一个让国家购买了技术的团队。 分到的钱就算是平均分一下,也足够他们一下子暴富了。 其中一个学生家里十分穷,分到钱后,他整个人都懵逼了。 呆了好久,才跑去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 据说,电话一接通,这位张口就是一句:“爸,妈,你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我,我能养你们……呜……” 说完这两句,他就哭的停不下来了,把他爹妈吓得不轻,还以为自己儿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后来还是他的朋友看不过眼,挤进去说他是高兴的。 听说自己儿子在学校因为研发了机器人被国家购买了技术时,他父母还只是高兴惊喜,等到听到那笔钱的数额,就是有点吓蒙了。 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怎么就能分到那么多钱呢?? 两位长辈实在是心里不安生,千里迢迢赶来了首都,白校长亲自接待,肯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并且真的看到了钱,他们才充满虚幻感的相信。 这居然是真的。 国家,居然真的给了他们家孩子钱。 这件事一度成为了学校论坛的热门话题。 许多学生为此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恨不得自己是个长着八只手的海绵,一边吸收着各种新知识,一边努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路。 别看纪长泽每天好像很忙一样,他自己也是有新大学论坛编号的,倒是也不说话,就是每天蹲在里面围观校园日常。 他是01。 白校长是02,方鹤老师是03。 当初测试论坛功能时,就是他们仨测的。 纪长荷在论坛属于常常被提起的狠人。 一位热门贴主楼是这么形容她的。 【这位学姐,人狠话不多,平时很低调,但每次出现都是在炸大雷,上次那个空中坠.落保护装置,还有学校现在新出的太阳能路灯,全是出自她的手笔。 其他的我就不说了,你们直接去“百大成果”里看,她所有的成果排名全都在前三十,还有她的舍友方琦学姐,这俩人凑在一起,简直了。】 新大学里的年轻人们可能是华国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人了。 毕竟学校里的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夸张点说,可能今天大家还在扇扇子,明天就变成了电扇,后面就成了空调。 尤其是在全员进步的氛围中,想要咸鱼都显得格格不入。 新大学开学第四年,第一批学生毕业。 之后,新的学生入校。 这四年里,新大学时常出现在报纸新闻上,每每出现一个新鲜事物,总有五成的可能性是新大学学生研发。 外面还有个说法,说如果华国是在悄无声息春雨润无声的变化,那么新大学就是一天一变。 小刘村里,当初那个试图纠正纪奶奶飞机不是用摇杆的高中生张远也在努力下考入到了新大学。 他第一次来首都,父母实在是不放心,就去拜托纪长荷帮着照顾一下。 倒是也想拜托纪长泽,但大家都知道纪长泽忙,再者,他出了名的不会照顾自己,说不定还不如张远呢。 都是一个村的,说起来还有点亲戚关系,又是举手之劳,纪长荷自然答应了下来。 作为同村远房亲戚,也是作为学姐,她腾出一天时间来,来到母校帮助张远适应学校。 比起四年前学生们大多大包小包背着被褥,如今的华国经济肉眼可见的变好,普通家庭也不再吝啬于那一床被子的钱,许多学生都只是简单带着行李箱。 张远也是如此,只带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一些衣物。 至于他常用的那些书,全都寄了快递。 快递的兴起随着网络购物软件快速发展起来,有速度快收费贵的快速,也有收费少寄的慢的快递。 张远的书不是着急用,所以就找了个速度慢的。 跟纪长荷碰头之后,他还好奇的问:“长荷姐,听说全国最大的购物软件就是新大学的一个学生做的,你认识吗?” “认识,是我同级的同学。” 纪长荷要帮张远拿行李,被他躲过去,她也就不客气了,简单说道:“他当初有了这个构思的时候还在学校论坛里发过帖子,当初第一批店铺就是学校里的同学们。” 新大学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巨强。 很多东西他们做出来后觉得没有用,或者是打算做个更好的,就放到店铺上面去写个自己觉得合适的价格卖掉。 至今许多学生的店铺也有许多人收藏,主要也不是想买,就是想凑个热闹。 毕竟学生们想法天马行空,他们放弃的这些小物件,比起有用,用奇奇怪怪来形容更加贴切。 纪长荷记得她当初也凑了个热闹,做了个水力自动扇风机器放了上去,还卖了个不错的价格,高兴的她请弟弟吃了一顿好的。 张远得到了答案,点头继续看学校的环境。 新大学正大门进去再走一点路,就能看到左右两边的轨道,轨道四周,还竖起了防护栏。 只有前面一点位置没有防护栏,大概也就半米的长度。 一辆横着坐只能坐四个人的车开了过来,虽然横着比较窄,但竖着看,它十分的长长长长长。 车停下后,车门位置刚好停在没有防护栏的那。 滴滴―― 一个学生从司机位探头出来,对着前面站着的新生们喊:“要去宿舍楼一二三四五栋的学弟学妹们可以上车啊,一路送你们到宿舍楼门口。” 新生和来送新生的家长们看的目瞪口呆。 “这,这是火车吗?” “学校里居然还有火车?” 张远也看的满脸懵逼,纪长荷倒是不意外,这车在她毕业前还在做,看来那帮学弟学妹的速度不错,居然赶上了开学。 她看过论坛里关于这辆校园车的设想,直接带着张远过去。 学生司机看到她,也不耍酷了,赶紧规矩下来:“纪学姐,你怎么来学校了?” “有个弟弟今天入学,我来带他看看。” 纪长荷示意张远上车,自己也坐了上去。 学生司机坐的板直:“学姐,你看这辆车完成的怎么样?有没有哪里要提意见的?” 这是他们辛苦了这么久才完成的成果,纪长荷不是很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挑建议,只笑笑说:“晚上你们有空的话我们去食堂说。” “有,有,肯定有空,那晚上食堂见。” 学生司机美滋滋的。 纪长荷不算是学姐学长中最天才的,但绝对是最不偏科的,什么问题问她都能得到解答,他们的车现在只是能确保畅通无阻,但有关速度方面想要再提升的话还要进修。 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毕业了的纪学姐居然愿意提建议。 “坐满啦,等下一趟吧,下一趟二十分钟后。” 时间准点,也是校园车正在测试的重点。 张远看出来对方对长荷姐很尊重,就乖乖坐在窗边透过栏杆看向外面,车不快不慢的开在校园轨道上。 一路过去,他看到了操场插着个【实验田】的一角里长着两米高的植物,学校高楼处正有个假人被几个人推着,顺着一个像是管道一样的东西滑下,底下还有几个学生一等到假人落下立刻上前检查。 几个像是玩具一样的飞机飞过,落到站在一片空地上学生头顶,里面传来声音:“画质清晰,现在开始测试时间同步。” 再往前一点,学校里甚至还有个湖。 湖边有几个学生冲着湖中心大声喊:“老师!!你拉得动吗!!我们的船可沉了!!你还是让我们下来帮忙吧!!!” 湖中心那边回了一句:“你们几个小兔崽子给我站着!!谁让你们放假停船不知道抛锚的!!就这还想做军舰!!” “我们抛了!绝对是放假的时候风太大了,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改进一下,以后就是刮台风都吹不跑船!!” 看得出来,放了一次假,许多学生一回来就迫不及待的捡起自己还未完成的实验,路上还遇见个开着“敞篷车”的,对着路边的学生们热情推荐:“来试试我的车啊,这种车爬坡下田都没问题,再艰难的环境都能开。 来嘛来嘛,要是完成了,对救援灾区可很有用的,同学来,上来试试,我这里有糖,送你一颗啊。” 张远看的羡慕不已,但也有点疑惑:“长荷姐,救援灾区的话应该需要安全吧,他怎么把车做成了敞篷的样子啊?” 纪长荷往外看了一眼,认出来这是个毕业了还赖在学校想蹭实验场地的同学,笑了一声:“他不是想做成敞篷车,是做完底部就把申请下来的实验基金花完了,只能这么敞着了。” 张远:“……” 这个理由还真是……强大而合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