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如果他透露出一种“越是地位高有文化有身份的男人越尊重女性,不重男轻女,也不倾向哪一方,而是就事论事根据业绩说话,而越是没文化没智商的男人就相反,他们因为坐井观天没有学到知识,就会抱着自己的男性身份当成宝”的信息,情况就不一样了。 纪长泽深知,这个世界最多的是鄙视链。 就好像是有房子鄙视没房子的。 好小区的鄙视一般小区的。 家里孩子成绩好的鄙视孩子成绩差的家庭。 而现在,他亲自构造了一条鄙视链。 现在国家正是大力推动男女平等政策的时候,在华国,国家的话就等于所有人要前进的方向。 以前也许只是对这些有个大概印象私底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人,现在就不一样了。 电影播出后,纪长泽明里暗里暗搓搓的将有文化爱国家的人跟不重男轻女认为两者平等的思想挂钩。 同时又踩了一脚普确信的男人,表示大家认为这种男人是没文化加没学识外加没脑子,不光蠢,还蠢的很可笑。 接下来,不出意料的话,很多人会自动自发的站到“两者平等”这一方。 毕竟他们支持这个就代表自己有文化思想开放不是老古董。 正常三观不重男轻女自视甚高的男人,会鄙视坐井观天普确信的男人。 当这条鄙视链构成后,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男人为了能够站到“政治正确”的这一方,装也要装出一副男女平等的样子出来。 当这种行为变成了主流,再出现一个不合群的,自然会有群体去针对。 纪长泽这招用过很多次,屡试不爽,这次也是一样。 这部电影票房居高不下,进了影院的人笑过哭过,最后再捏着拳头出来。 一些正在谈恋爱的男人就糟了。 女朋友从电影院出来就很警惕的问:“你不会是普确信吧?别告诉我你的思想也这么古板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男方还能怎么说? 哪怕本身有点小想法的,正是热恋期,他们也不敢说出来啊。 只能站在女朋友这边,大力抨击了一下电影中那些普确信的男人,以及那些高高在上对着受害者指手画脚的垃圾,最后再保证自己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良心那肯定是大大的好。 许多报纸又开始刊登纪长泽的电影内容了。 这次依旧是只能夸不能骂。 不然怎么办,纪长泽这次的电影又是符合国家推行政策主流的。 一部分老古板是很不喜欢这些内容的。 毕竟他们自己就是电影里炮灰性格,看电影的时候总感觉自己正在被挨骂挨打。 他们对这个电影嗤之以鼻。 大力抨击:“都是些什么狗屁东西,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瞎拍出来的,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被蒙蔽瞎了眼去看,还有剧里面讲的都是一些什么玩意! 一个已经结了婚的女人居然要去酒吧工作,她老公居然还支持她,我要是她老公,我绝对立马跟她离婚!!!” 他的秘书小心翼翼提醒:“老板,她的工作是调酒,没什么的吧?” “没什么?都去夜店了,这样的女人就是个破鞋!!!去酒吧的女人,能是什么好东西,估计是去找男人包养的吧!” 秘书脸色不大好看了。 他们所在的城市发展最快,酒吧也有不少,到了晚上就会有一些男男女女去酒吧玩。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男人去酒吧就是玩。 女人去酒吧就是浪荡就不是好女人了? 老板还在疯狂输出:“把主编给我叫过来,我要让他写篇稿子好好骂骂那个纪长泽,一个小毛孩子,居然敢拍这样离经叛道的内容,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什么女人穿短裙是自由,露那么多的腿,不就是为了给男人看的吗?” 秘书低头看看自己的职业短裙,脸色彻底冷了下来。 眼见对方递给自己一个文件让她下楼去送,她接过文件直接扔在了这个中年胖男人的脸上。 “老娘穿短裙只是因为这样好看,我看着高兴!!你这个普确信!!还报社老板,有你这样低级恶心普确信的老板,这家报社迟早要倒闭!!” “傻.逼!!老娘不伺候了!!去你.妈的穿短裙是为了给你看!!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看看自己配不配!!” 她说完,不去看对方震惊过后气急败坏的神情,直接大踏步的走了出去,面对同事们诧异看来的目光,淡定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家小报社。 走到门口时,还有个平时和她关系好的女孩子想要劝劝。 她这次态度却十分坚决: “你也看见他刚刚对女人的态度了,之前他几次想要对我下手都被我躲过去了,那个时候我觉得丢脸没敢跟任何人说,但是《新生》说的对,做错的不是我,凭什么让我躲躲藏藏。” “长的跟个癞□□一样,小气抠门天天变着法的想扣工资,每次出去聚餐就想占我便宜,既然这么看不起女人,干什么还想潜规则我?” “跟这种普确信待在一个办公室里,我还怕他哪天觉得我看他一眼就是喜欢他强.奸我呢,行了,我走了,反正我一身本事去哪里都能找到工作,你也小心着点吧。” 这位姑娘显然怨气很深,走之前还不忘记把老板干的恶心事暴露出来,顺带再煽动了一下其他人。 等她踩着高跟鞋气势汹汹离开了,办公室里是空前的沉默。 男人们目前还好,毕竟老板也没侵犯到他们的利益。 女人们却是忍不住低头沉思起来。 毕竟秘书说的对,他们这个小报社的老板的确有失公允,同样的工作水平,提拔的时候却只会提拔男人。 以前她们虽然心底不满却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她们提出来反而显得自己太斤斤计较。 但现在…… 是啊,她们也是有本事的人,现在四处都是开公司的,在哪工作不是工作?凭什么要去在这么一个不公平认为她们天生低人一等的地方。 一个平时性格就利落洒脱的姑娘快速收拾东西,也没跟老板打招呼就离开了办公室。 能够做报社工作的,基本都有两下子,她也不愁自己出去找不到下家。 另一个姑娘也站了起来。 她旁边的姑娘在她快要离开时终于下定了决心:“等等我,我们一起走吧。” 办公室里的一个男同事坐不住了,最后决定辞职的那个姑娘是他喜欢的人,他坐立不安了一会,想了想老板平时的小气抠门,还是犹犹豫豫的站了起来。 “我和你们一起走。” 等到老板缓过神来,整个小报社就剩下俩男下属了。 他差点没被当场气晕过去。 那个纪长泽是神经病吗?? 他自己就是男人,居然去帮女人说话。 还有这帮丫头片子是要造反吗??居然就因为一部电影就辞职。 都特么的是一群神经病!!! 事实证明纪长泽不光嘴巴能说,电影煽动人心的本事也挺强。 他一个电影上映,一个半月内,女性职员因为不满上司歧视女性离职的概率大大增加。 只能说纪长泽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上映。 现在四处百废待兴,无数大小公司崛起,只要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吃香的。 同时,离婚率也上增了不少。 刚开始人们还没发现这是因为电影,但此刻已经有论坛了。 虽然用的人还是比较少,但也代表了一部分的群众声音。 有发现了这点的记者开始做数据,四处采访,最终搞出了一篇报道。 《因为这部电影,无数女人选择离婚和离职》 这标题就很震惊党。 但不得不说很吸引眼球,再加上内容也的确写的是真的,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 里面直接就写了,曾经拍摄过一部火爆大江南北电影的年轻导演上映了他的第二部电影。 电影爆火,去看的人数爆满。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电影播放后,因为这部电影选择离婚和离职的人光看已知数据,就有足足三千多人。 而这还是没计算上那些未知数据的结果。 记者对一部分的女性进行了采访,深入解析了一下她们看完电影后选择离婚离职的原因,发现大部分都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以前她们觉得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是正常的,因为身边每一个女性都在遭受这样的不公平,但看了电影后她们才明白,不公平就是不公平。 没什么正常不正常,也没什么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所以我也要这样做,那都是扯淡。 比如王女士。 她与丈夫结婚五年,五年里,两人都有工作,一个单位,一样的工资,上下班时间也基本一致。 但五年里,饭是她做,孩子是她照顾,家里的家务是她来干,丈夫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直接脱下来扔在床上,她要给他洗好了叠好了收拾到衣柜里。 她出嫁后很少回娘家,但公公婆婆却是一直住在他们共同买的房子里,她每天都要着急忙活的在上班前给一家人做好饭,再洗了碗,中午下班后又很赶时间的回来做饭再洗碗,晚上依旧是。 公公生病,她请假跑前跑后的照顾,又是煲汤又是陪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