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前因、后果、城下一聚-《我能拖动进度条路霄》


    第(2/3)页

    好在他看过不止一遍,对现在的局面也有自己的理解。

    大面上是关东军对阵西凉军的双方争斗,可实际牵扯到的人物就太多太多了,哪怕只算有名字有台词的主要角色,也有上百之多。所以路霄必须定位清楚目前的主角和主线。

    “刺客之首”残兵?军师之首“水镜八奇”?不管是水镜山庄还是司马家,他们都只是这场战争的过客……

    而这场战争的当之无愧主角是董卓!

    就连威风八面、奠定了天下第一武将之名的吕布,也只是一个配角而已。

    这里吕布借机诛杀华雄,建立名声为后来叛变埋下伏笔的措施,都只是这场战争的支线。当我们撇开作为主角的残兵、撇开吕布的私心,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只有一计:“城下一聚”。

    那么什么是城下一聚呢?

    一切就要从一张布帛说起。

    那是一张董卓麾下西凉军用来传递军情的秘信,对关东军来说也是一张他们等待已久的战书,一旦破解出来,就将左右整场战役的走向!

    围绕着这张布帛上传递的军事密码,引出了多次的反转、风波,无数才人策士你方唱罢我登场,将自己的手段与立场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次破解,袁绍手下首席军师逢纪在布帛上喷醋,找出郭汜攻营、李傕烧粮的隐藏密码,同时也引出了袁绍手下军师内斗、联盟不稳的隐忧;

    第二次破解,“水镜八奇”中六奇庞统用折叠法重新组合布帛表面密码,得出李傕埋伏林中、准备偷袭回防粮仓队伍的计策。庞统借此夺得“凤雏”之名,也引出了水镜八奇思想各异、内部不齐,未来各为其主相互厮杀的命运;

    第三次破解,则出自一对宿敌:前来看望朋友的“路人”司马懿和众多师兄都“看不懂”的诸葛亮。两个精通算学的人共同合作,一个计算、一个动手,利用布帛边缘小点拼出“城下一聚”四字,得出董卓将要烧城迁都的“最终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被所有人所接受,但诸葛亮还是凭着这一次亮相拿到了“卧龙”之名,也对司马懿这个宿敌产生了兴趣;

    第四次破解则是直接公布谜底,吕布埋伏企图将计就计偷袭洛阳的“八奇之首”袁方,一举击溃关东军后手埋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