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决战序曲-《我能拖动进度条路霄》


    第(1/3)页

    三日后,曹操所部“残兵败将”大败而归,其中伤者过半,余者皆兵甲破败状极凄惨。

    两部主动出击的兵马全都在西凉军严密的防守下折戟沉沙,原本就因为裹步不前而日渐低沉的士气遭到了更加沉重的打击。

    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已经闲的快要发霉的关东联军大营终于动了起来。虽然各家诸侯都各怀心事、效率颇低,但几天下来也总算是完成了人员整合调动,先锋部队开始准备拔营启程。

    袁绍军当先开拔,几大强军紧随其后,兵发虎牢关。

    而这一次不再是不足万余人的小股部队骚扰,而是十余万精锐围攻关城,准备将这天下雄关一鼓而下!

    一场大战蓄势待发,只待风云际会之时……

    …………

    此时的曹军大营,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虽然“新败”但经过几天修整的曹军还是没有放弃虎牢关这个大好机会,又一次以复仇为名争取到了先锋军团的一席之地。

    此时的曹操还不是后来那个谋士如云、武将如雨、北抗外族、内压孙刘的牛人,手下虽然人才不少,但都是跟随自己起家的本家将领。

    曹氏兄弟和夏侯兄弟都在此列,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四人支撑起了整个曹操军团的骨架。外姓将领李典、乐进新投,功勋能力却是不显。

    而谋士方面更是尴尬,目前只有落魄之时结识的陈宫、陈公台在旁出谋划策。不过这人虽足智多谋、年少时就与海内知名之士结交。

    曹操发布的讨董檄文顺天应人,举兵讨逆之举深得陈宫之心。因此即便曹操势力不强,手中只有数千兵力,又是新败,陈宫也仍旧不离不弃,为其赞划将来。只是此人性情却过于刚直,又自认与曹操相交微末,导致两人间经常意见不合、不欢而散。

    而此时大帐中,就只有陈宫与曹操二人。

    “济北相鲍信处已有消息,将军驻留青州之事胜算已有七成,我还需从中运作一番。虎牢关此行属下无法随行,诸位将军最好也都留在大营‘养伤’,将军只需一人前去,适时结交名士、建立人望,到那时也好争取更多支持,一谋立足之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