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剧变(九)逼宫之下-《大明元辅》


    第(2/3)页

    虽然他手下的几员家丁将领都向他表示,说京北大营的马栋马统制肯定会出兵追击,我部只要固守见心斋外围据点即可。但高务正却不答应。

    在高务正心中其实一直憋着一口气,凭什么自家其余几兄弟都在南疆南洋建功立业了,甚至侄儿辈都有好些已然做出了一番事业,偏偏自己还在兄长身边当个帮闲?难道我高务正就真的一点本事没有?近朱者赤啊,我在兄长身边这么多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点小事我还搞不定?

    还别说,他似乎还真学到了一点东西。首先他分析了一下李如樟的心思,认定李如樟不会真以为能打下见心斋(见心斋常年驻有武装家丁且有完备坞堡式工事,这一点李如樟是知情的),所以多半只是来恐吓一番,调动马栋来追。

    于是他判断李如樟此来定是轻兵急进,争取让马栋一时追不上,甚至一旦听说马栋逼近就会立刻转向别处继续拉扯。

    由此,高务正得出结论:不能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打李如樟一个出其不意。高务正计算了一下时间,发现还来得及简单设伏一下,因此立刻在西湖布置埋伏。(注:此西湖非彼西湖,鞑清时颐和园、圆明园两处的人工湖与半人工湖就是以此为基础挖、建的,此时又有“七里泊”、“大泊湖”等称呼。在本书中,此处位于见心斋与京北大营中间略偏向见心斋一侧的位置。)

    高务正这一举动确实完全超出了李如樟的预计,结果在西湖被高务正埋伏了个正着。高务实留在见心斋轮训的武装家丁都是京华精锐,除了不着重甲、不配强弩、不置旗帜(明律不许)之外,武器水平与南疆警备军完全一般无二。李如樟所部战士虽然许多都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索伦精兵,但眼下既无训练,也无装备,哪里应付得来?等到马栋赶到时,早已被围着打了好一会儿……

    马栋见势不妙,赶紧劝高务正收兵,说龙江第二军虽然不经允许擅自出营,但毕竟朝廷还没给出定性,可不好随意处置——言外之意是,您手下到底只是元辅的家丁,可不能随便把朝廷正规军给剿了哇!

    高务正这会儿也已经出了气,听马栋这么一说,也乐得给这位自家兄长麾下的老将一个面子,笑呵呵地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大方表示:“马统制说的是,在下不过是配合马统制控制一下局面,岂敢越俎代庖?后面的事,马统制您来处置便是。”

    马栋松了口气,与高务正客气了一番,领着大军将龙江第二军押回京北大营不提。不过,马栋确实是个谨慎之人,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没对李如樟怎样,甚至对李如樟“临时拉练”的说法也不予反驳,只是表示要等朝廷定夺——这份谨慎很快就会给高务实免去不少麻烦。

    总之,等麻贵要调马栋入城的时候,马栋已经可以抽调一个步兵协和一个炮兵标入城帮忙了。由于他所部早就领了武备,这差不多半个镇的兵力,实际上可能比李如梅部现在更具实力。

    麻贵的大部队还没赶到京城,他手里还是只有那不到五千骑兵,因此马栋支援的这部分兵力被麻贵直接归入麾下。

    与此同时,病了好几天的高务实也带着高杞、费英东等一众亲信家丁来到皇宫外(高陌年老,留守靖国公府)。此时的高元辅,看着哪有半点病容?只见他少见的身着全副甲胄,腰佩雁翎刀,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方。

    身后跟着麻贵、李如梅、张万邦、马栋等数员大将,看着紧闭的宫门,高务实眼神冷峻,高声下令:“向皇宫内喊话!”

    一名大嗓门的士兵站出来,深吸一口气,拿着卷筒的大木喇叭大声喊道:“逆贼听真!尔等已被禁卫、蓟镇十万大军重重包围,插翅难飞!若立刻恭请皇上与太后出宫,并自缚而出,认罪待勘,或可从轻发落。倘不知悔改,负隅顽抗,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一个时辰之内,若无应答,讨逆军即将攻城,届时九族夷平,再无轻赦!”

    这士兵连喊数遍,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传进了玄武门内每一个净军守军的耳中。

    很快,翊坤宫内的气氛已经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郑贵妃面色苍白,眼神游离,在原地慌乱地踱步。郑国泰和李文进满脸焦急与绝望,在她面前来回走动,不停地嚷嚷。

    “妹妹,现在高务实已经率军把咱们逼到绝路了,不挟持皇帝出面亲下谕旨,咱们都得死!”郑国泰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尖锐。

    李文进也在一旁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狠厉:“娘娘,事到如今,容不得您犹豫了,只有挟持皇帝,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一旦落入高务实手中,咱们谁也别想活命!”

    郑贵妃咬着嘴唇,内心痛苦地挣扎着。她知道两人说的是事实,但她怎么也不忍心伤害皇帝。然而此刻宫里的军队都在他们手中,她也不敢直接拒绝,只能强装镇定,说道:“兄长、李护军,此事太过重大,且容本宫想想……你们先出去,让本宫静一静。”

    “这都什么时候了……”李文进十分恼火地道。

    “出去!”郑贵妃也怒道:“一个时辰呢,本宫只要一炷香的时间,想清楚了自然会有决断!”

    李文进大怒,正欲说话,却被郑国泰伸手拦了一拦。李文进与郑国泰对视一眼,郑国泰小声道:“若无贵妃劝说,便是叫醒皇上,你我恐怕也说不动他。”

    李文进顿时语塞,眼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再违抗郑贵妃的意思,只能暂时退了出去。

    等他们一离开,郑贵妃立刻跑到皇帝身边,从怀中掏出解药,手忙脚乱地喂给朱翊钧。她一边喂,一边轻声哭泣:“陛下,您快醒醒,臣妾错了,这次真的闯大祸了……”泪水滴落在皇帝的脸上,与解药混在一起。
    第(2/3)页